第一:究竟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有沒有客觀的標準可給他們去預知到家庭開支是多少?
其實我剛才提及很多朋友移民之前都會問,他自己身邊的朋友知道某個國家某個城巿到底洗費是多少?一般日常用品多少錢?市場上有很多客觀的網站可以給一些數據大家去參考。比較常用就是Numbeo網站。來到網站上面只要選擇cost of living就是生活開支,再選擇你想知的國家或者城市,其實你就可以做到比對了。舉例,較多朋友都會問關於移民去曼城的時候究竟洗費是多少?用香港和曼城做比對,你就會看到衣食住行等等,甚至住屋究竟我要花多了還是花少了?就例如我們一般日常生活去超級巿場,究竟要買的那些用品是花多了還是花少了?例如牛奶,原本在曼城買會比香港較便宜,你會在網頁中綠色表格裡看到,大部分你在百佳supermarket買的都會便宜了。除了在market去買東西外,我們會看餐廳。原來外出用膳大家應該知去到歐美澳加的地方,外出用膳一定貴很多。例如中價餐廳,你會見由60元香港的標準去到曼城160元,貴了167%。其他或者很多人會選擇去麥當勞用餐,其實都會貴很多,有50%。原來去餐廳用膳會很貴。另外transportation 和utilities,甚至是sport and leisure即是平時一般的交通,一般日常生活的水電煤,又或者休閒運動,究竟是便宜還是貴了?你就會有個概念,我的衣食住行的洗費是多還是少了。除了這方面之外會看到rent。其實衣食住行有些人說便宜了有些人覺得貴了,通常都覺得是便宜了。但是去到rent,當然大家會知道香港物業的租金在價格上是全世界是頂尖的,所以你會見在rent方面是便宜了很多。無論Apartment的一房還是三房,在city center或者outside of the center都好,其實平均都可以便宜了50%。所以大家都會知道原來可以預見到生活成本了。
而比較多人選擇的可能是倫敦和曼城,我嘗試幫大家比較一下,方便大家比較香港、倫敦和曼城去做個比對,最貴是哪個地方?
如果三個城市不計租金的話,其實最貴反而是倫敦,Family of four即是第一行,你會見到一個4人家庭,原來每個月的預計開支是$32,800,還未計算租金成本在內,香港是$30,000;曼城$26,000再便宜一點。香港4人家庭何止$30,000洗費,變相每個家庭他們的開支比率都會不一樣,所以你自己可以做調整。原來移民後可能要計算你自己的成本,我去做移民前的財務策劃的情況之下,其實不單止曼城、倫敦,還有機會去不同城巿包括利物浦。如果不同地方的可能是紐卡素、悉尼、墨爾本等等。這個是cost of living 的一個指標。香港指標是80.48,拉線你就會見到原來倫敦和紐約會比香港貴。有些朋友移民時想去格拉斯哥,洗費會再便宜一點。伯明翰會更便宜。所以這是一個指標你可以知道大概的。生活洗費可以相差幾多,即是你的家庭每月的生活洗費大概可以低幾多左右。曼城大概比香港低27%。
第二:五百萬移民究竟又可以用多久?
這個涉及有2個,除了洗費之外,另外3個很重要的數字:
第一是通脹。大家明白,今天買的麥當勞價錢假設$40,十年之後不是$40。因為回到十年前 我們不用$40食一個麥當勞餐,所以通脹會蠶蝕我們的購買力。再看看英國的通脹率,就以2011年去到2020年這十年之間究竟平均是多少?你會見到通脹平均是2.5%一年。例如英國的指標,Target是多少?目標是2%。但最重要的一點要留意,因為過去幾年肺炎的關係,全世界都要刺激經濟。常常聽到印銀紙,所以通脹有機會的速度會提升。而新聞亦都講到,2022年初英國通脹率有機會去到3.9%一年。如果通脹再加快的話,即是說蠶蝕你購買力的速度就會提升。
第二,除了生活開支和通脹率之外,就是saving rate了。即是說如果我放銀行究竟有多少息?如果我放銀行有4厘,通脹只有2厘,就不用擔心。在香港,大家都知零點幾厘,那英國又如何呢?原來英國匯豐銀行會看到all amount。即是說不理all balances,即是你戶口有幾錢都好都只有0.01厘。而左面的圖會看到未來幾年即是2021-2025年每年的通脹率預期。所以平均會用2%去計通脹率。而當中回報率用零點幾厘去做預算,就會比較準確計算到究竟500萬可以用多久?
最後一個figure大家都要留意是香港人均壽命。應該大家都聽過全世界最長的全部的人均壽命,全部去到85歲,女士是88歲;男士是82歲。因為最主要香港交通方便,有事的時候救護車可盡快趕到救人,第二是香港醫療水準好高。但英國可以參考一下,英國人均壽命81歲。究竟香港人移民後壽命會否變短了?還是會拉長英國人均壽命?這個是未知數。但做計算的時候,可能平均都用85歲去做參考,知道人均壽命之後究竟我每個月要花多少錢。剛才就計算過,例如曼城一個4人家庭,每月大概花2,400英鎊,之後再加上租金每個月約1,500英鎊,總共4,000英鎊。(大概加個零就是約$40,000港紙)知道要用多少後,竟平均香港人帶多少錢過去。有篇新聞DBS做個research,他們的策略師就估算用一個香港九龍區五百呎單位去做例子,加上你的MPF,所以平均帶7百幾萬過去便差不多了。但是大家知道現在如果移民英國,其實是不能拿走MPF的,所以我去做一些例子的話,其實好多時候都用5百萬港紙去做個例子去做個參考的。
究竟5百萬可以用多久呢?我們用這個網站輸入數字去預計到多少錢能花多久。裡面入的資料包括income or savings,即是你的收入或儲蓄。然後是assumptions即是假設和social security,有沒有社會保障可以支持到你的生活開支,包括要入current age,其實不是特別重要。接著是你的current annual income,這個要入什麼資料呢?其實是預計的生活使費。Spouse’s income不需要入,因為我是用網上的計算器去預視你這筆錢可以用多久。之後是current retirement saving就當是你這筆錢帶過去花的現金是多少。最後是你desired retirement age,即是因為當你過去就會用這筆錢,所以你可以當和你現在的年紀一樣便可。Number of years of retirement income即是這筆錢你會用多久,用20年? 都不太重要,因為是預計出來的。下面assumptions就要入,即是你按第2個綠色按鈕,就會彈assumptions頁面,輸入資料2%去inflation。Pre and post retirement其實你只要入Post retirement investment return,入1% 或0.01都可以。什麼是income replacement at retirement,即是你退休之後究竟你要用幾多。在之前那頁我們選了annual income $480,000,所以他計算的時候原來你退休之後,都是每年需要用 $480,000。即是說你移民後那5百萬,每年要用4百幾萬做洗費,究竟可以用多少年?
心水清的你應該都會知,因為通貨膨脹關係,所以你第一年48萬,下一年就不是48萬。在同一時間你放在戶口裡的5百萬,其實有息收的,加息通脹,即是收了息又通脹又洗費。計完之後原來在這個計算方法你由54歲可以用幾年,其實9年的時間,你的資金5百萬就會用完。很多朋友覺得1500萬就夠了,根據過去的經驗,其實不是現金越多就可以多用幾年。5百萬可以用9年,如我有1500萬是否可以用27年。其實很多時候不是這樣計的。最主要原因,我舉一個例子。如果你只有5百萬可能你會買車,買一部日本車一家人共用;但當你有1500萬或再多一些流動資產的時候,就會考慮不如買部7人車,不如買部歐洲車。甚至兩夫婦一人一部,出入方便些。甚至第2個子,你買床褥買枕頭,可能你的預算比較少,買宜家傢俬都可以。但相反有些人覺得休息很重要的,要多花費在床褥、枕頭上,甚至其他一般生活需要的時候,都會買貴少少。這些少少積聚起來的時候是不會令到9年變成27年,而是大概9-12年,就會將積蓄花得7788,因為通脹率上升。而假設通脹率、回報率其實都有風險,即是如果通脹剛才我用2%計算,大家知道過去10年是2.5%。如果因為全世界印銀紙而令通脹速度更快的話,即是說9年也捱不過。第二,回報率。因為現在銀行其實只得0.01厘,但如果用1%去計算,回報率高點或者回報率低一點都會影響到計算。第三是不能預期的支出。你在香港去消費的時候都會遇到,但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或有一些用品突然要買很多新的東西去添置這間屋,一些你沒預期的預算超出,怎麼辦?而更重一件事就是稅。有些朋友說: 我在香港其實有做投資,不如我移民英國後都做投資。但有幾個問題就是,你每次都要預交capital gain tax和income tax,大家預投資回報可能要加多10-20%,甚至有Income的話加多30%上去預算你的回報率,再想多一層,在英國的投資環境、投資工具,自己又是否熟悉?所以在睇移民之前,去做個好一點的理財策劃是非常之重要。特別在低水區移民到一個高稅區的時候,大家都聽過一個說法:坐石山崩。所以在移民前怎樣規劃就來得重要!
Disclaimer: This material has been prepar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is not intended to provide, and should not be relied on for, tax, legal, investment or accounting advice. You should consult your own tax, legal, investment and accounting advisors before engaging in any transaction.